[2]或驰马坠伤,或行走错误,则后跟骨向前,脚尖向后,筋翻肉肿,疼 <1>先用手法拨筋正骨,令其复位。注:[1]丘墟穴,主治胸胁满痛不得息,牵引腰、腿、髀枢中疼痛, 少腹外肾痛,脚腕转筋痛,足胫难行等证。
[3]或因嗜酒恣欲,或劳瞻竭视,或思虑太过,皆成此证,宜用四物五子 丸,滋阴养水,略带抑火,以培其本也。[3]针元分。
<目录>外科卷下\刺灸心法要诀持针之士要心雄,手如握虎莫放松,欲识机关三部奥,须将此理再推穷。 是外指少腹之分也。
【注】[1]目胞者,一名目窠,一名目裹,即上下两目外卫之胞也。[12]从风门行三椎下,去脊中各二寸,又以手搭背左取右,右取左, 当中指末是穴之处,正坐取之,肺俞穴也。
初起宜服黄狗下颏方,更刺委中穴出黑血,其腿即能转动。[2]主治四肢厥逆,喜静恶闻人声,瘾疹不快,咽喉肿痛,数欠, 牙龈疼,疟疾,不思饮食,耳内蝉鸣等证。
有形如赤豆,嵌于肉内,坚硬如针,名杨梅痘;有形如风疹作痒,名杨梅疹;先起红晕,后发斑点者,名杨梅斑;色红作痒,其圈大小不一,二三相套,因食秽毒之物,入大肠而发,名杨梅圈。 [1]胸骨,即□骭骨,乃胸胁骨之统名也: <1>一名膺骨,一名臆骨,俗名胸膛。